澳门最准一肖一码一码公开管家婆-新澳彩资料免费资料大全-澳门正版资料大全资料生肖卡

中字号

一体化教学知识

发布时间 :2015-05-19 作者 : 点击量 :

一体化教学知识

 

一、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

1、指导思想

  围绕我国新型工业化对技能人才的要求,加大我校教学改革力度,建立以就业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理论教学与技能操作融合贯通的课程体系,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加快技能人才规模化培养,探索中国特色的技工教育改革与发展之路。

2、一体化教学的意义

通过一体化教学,可以达到以下几个转变:

1)、教学从知识的传递知识的处理和转换转变;

2)、教师从单一型行为引导型转变;

3)、学生由被动接受的模仿型主动实践、手脑并用的创新型转变;

4)、教学组织形式由固定教室、集体授课室内外专业教室、实习车间转变,即从以课堂为中心向以实验室、实习车间为中心转变;

5)、教学手段由口授、黑板多媒体、网络化、现代化教育技术转变;

6)、从以教师为中心,注重如何“教给”学生,向以学生为中心,如何“教会”他们学习转变;

7)、从以教材为中心向以培养目标为中心转变。
3、基本原则

  一体化课程是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和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并安排教学活动,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

4、主要途径

1)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

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双师型教师,二是双师结构。

双师型教师:指一个教师能文能武,既能教理论知识,又能指导操作训练;

双师结构:指具有双师功能的2人组合,其中一方专业理论知识丰富,讲授能力强,另一方操作技能突出,实践经验丰富。

    双师型教师分为四级配置:

    ①最低配置助理讲师+中级工

    ②标准配置讲师+技师

    ③高级配置讲师+高级技师(或高级讲师+技师)

    ④最高配置高级讲师+高级技师

    对于专职教师的双师型建设,教师个人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和艰辛,学校要制订明确的激励政策,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和鼓励教师学理论、钻技能。在专业技术职称和专业操作技能两个方面不断提升,并且安排时间到生产现场实习、调研,贴近生产,积累实践经验。对双师结构建设,在鼓励专职教师提升素质的同时,大力加强校企合作,大量选聘生产现场的技术、技能骨干,担任兼职教师,实现专兼职结合,优势互补。

2)一体化教材建设

一体化教材对一体化教学的推行十分重要,在没有现成范本的情况下,开发一体化教材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学校应组成一体化教材开发项目组,由校长任组长,设有质量总监、进度总监负责总体组织协调,下设若干专业课题组,分别由相关专业骨干教师组成,具体负责教材编写。基本作法是将原来各自成册,自成体系的《应知》、《应会》教材、有机融合为一个整体,以课题模块为单元,相对独立成章,形成适应一体化教学要求的教材模式。编写过程中,以原有相关教材为基础,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为主线,结合相关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使编写的教材贴近生产实际。

与此同时,应积极探索多媒体教材开发应用,通过文字、图片、动画、声音相结合,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把纸质静态教材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多媒体电子教材。使生产中大型设备、复杂工艺流程和密闭装置、置于地下的生产过程等看不见、摸不着、讲不明的内容,生动、形象、明白地呈现在屏幕上,极大地改善了学习效果。

3)一体化教学场地建设

    一体化教学场地也可简称为一体化教室。就是能实现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穿插进行,边讲边练,贴近生产的工场化的教学场地。一体化教室是一个大概念,对于不同的专业(工种)其表现形式,建设模式各不相同,要根据专业技能培养的需要而定。

    1.计算机仿真模拟操作式。即将多媒体电子教材装入多媒体平台,学生在专门设置的多媒体教室里,通过在计算机上进行模拟操作训练。生动形象地、反复地学习,掌握操作课题。

2.软硬件结合的系统仿真模拟操作式。即专门的专业教学软件与生产设备相同的硬件相结合,产生真实操作效果。

3.微缩模拟物理仿真操作式。即将巨型设备按比例缩小,制作成微缩但真实可动的实物,在这样的实物体上进行操作训练,解决安全性和经济性问题。

    4.真实工况分解操作式。即将真实的设备、仪器、大型或复杂的工具分解陈列于教室,以挂图与实物相结合进行检测、组装、维护保养等课题训练。

    5.真实工况系统操作式。即同生产现场完全一样的设备和操作过程。

4)一体化课程建设

所谓一体化课程建设, 就是以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把为一体化教学准备的师资、教材、教学场地诸要素有机地组合起来,去实现提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它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按工种按等级分别制订课程设计方案。其中包括课程名称、课程目标、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周期、课程设置、学时分配、教材选用、师资配置、教学场地配置、训练课题、教学提示、教学资料积累等内容。这样的课程方案的实施,才能有效地贯彻一体化教学理念,规范教学过程管理,控制教学质量目标,达到一体化教学的预期效果。

5、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成立学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挂帅、骨干专业教师、新澳彩资料免费资料大全人员组成的专门工作小组,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确保试点工作顺利进行。

  2)教学保障。要深化校企合作技能人才培养制度,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探索将企业厂房、设备、技术、资金和师资引进学校,实现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要推动以工学结合为核心的教学制度改革,配合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将课程分解量化为学分,学生按照学分规定自主学习,累计学分。允许学生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完善学校教学和教师管理的配套措施,制定促进一体化课程教师队伍建设的奖励办法,鼓励教职员工积极参与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

  3)经费支持:学校应根据一体化教学建设给予足额资金保障。

6、实施步骤

  1)启动阶段(20122月-9月)。召开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启动会;制定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开发技术规程,并组织人员进行相关技术培训。

  2)课程开发阶段(20129月-20139月)。学校依据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开发技术规程,组织开发试点专业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教材及其辅助教学材料。

  3)课程试验阶段(20139月-20146月)。学校对开发完成的一体化课程体系成果进行教学试验,修改和完善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教材及其辅助教学材料。

4)课程验收阶段。(20158月)。组织开展一体化课程教学试点检查评估工作;审定和颁布一体化课程标准;总结试点经验和做法,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为推广学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工作奠定基础。

二、职业教育新教学法

一)行为导向教学法: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学生同时用脑、心、手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法,这种教学法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本位(人的发展为本位)的教学。行为导向教学法是全面的和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在课堂上,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决定要完成的行为产品引导着教学过程。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

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技术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

三)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1、项目:一个项目是项计划好的有固定的开始时间和结束的时间工作。规则上项目结束后应有一件可以看到的产品。

2、项目教学法:一个由学员组成的小组有一项确定的工作,他们自己计划并且完成工作。

l        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学习行为。

l        “项目”是生产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工作任务。

l        以项目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通过完成项目的形式进行学习。

3、项目教学的过程

1)、项目课程学习过程

2)、项目教学的标准

l        具有轮廓清晰的工作/学习任务,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

l        具有完整的工作过程,该工作过程可用于学习特定教学内容;

l        能将一项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

4、教学目标的设计

1)整个课程(学习领域)的能力目标;

2)本教学项目(学习情境)的能力目标。

同时,教学目标的设计应包含职业能力的三个方面: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

5、工作过程的设计

1)包括项目工作内容、完成工作的具体步骤与工作时间、与相关技术实践知识有关的实践操作、与相关技术理论知识相关的问题探讨、任务实施的流程等;

2)应体现学生有独立进行计划和工作的过程;

3)过程设计应结合技校学生知识技能建构的顺序与实际认知水平。

6、项目教学的评价

设计评价应基于发展性教学评价观,包含过程性的评价和终结性的评价;过程性评价应包含工作态度的评价、工作过程步骤与方法评价、知识的应用评价等;终结性评价应包含项目所涵盖的应知部分的评价、应会部分的评价、产品的评价等;评价应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和教师的评价;评价中应记录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学习行动的特征等。

三、一体化教学模式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1、理论与实习分家,教学内容不能有机衔接

2、教学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3、技能训练时得不到及时的理论指导,理论教学时不能结合生产实际,难以做到知行合一

二)一体化教学模式----理论实习一体化

1、构建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职业教育模式

就目前我国的国情,引入国外的教育模式不现实,如较流行的德国“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其中“校企合作”的构想在政府没有实质性政策出台前不可能有实质性进展。在目前的大环境下,最为现实的还是学校内部探索教学模式的改革。

2、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

模块---子模块---课题

模块:文化基础模块、基本技能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技能模块;

子模块:子模块1、子模块2、子模块n

课题:课题1、课题2、课题n

1) 概念:

在具体课程设计中,共划分为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下都有子模块和子课题进行分步的学习,而若干个子课题是将一个大的课题进行分解得到的。注重课题的衔接,为综合性课题做准备。这样,知识通过一个大的项目得到有序的排列,具有连贯性和继承性。学生学习起来能够产生兴趣,每一次的实训内容都是在上一次课程学习总结的基础上引入新的知识和技能完成的。

2) 课程安排模块化

l        学生在校期间(三年制)共需完成十几个模块的学习,每学期学习四个模块。

l        基础课(语、数、外)利用1个月时间(1个模块)完成,其他时间不再学习。

l        每个模块完成后进行考核——终结性评价(由鉴定机构进行考核和评价)

l        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

在实际教学中密切注意工厂内所需的技能和需要,结合实际,在设置、选择模块中进行适度的调整,使整个教学课程设置具有前瞻性,紧贴实际生产,让学生毕业后就能上岗,上岗后就能胜任岗位工作。如可以根据工厂需要,增加或者减少某个模块的教学时间,重点引入一些新技术,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掌握,为就业后直接和企业生产接轨做好准备和铺垫。和企业密切联系,学校可以通过下厂了解目前相关行业的新知识、新技术,针对性的进行技术引进和课程模块的调整,在设备上也能够做到与工厂设备同步。

3、一体化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

l        能胜任一体化教学的师资

l        一体化教学所需的设备设施

l        一体化课题式的教材

4、一体化教学实际应用

在“一体化教学”的认识上,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结论。由一个教师带本班学生的各门专业课,如钳工实训、机床工艺、机械基础、机械制图等等,通过模块化管理,将理论知识同实训内容相结合,制定出统一的理论实操一体化教案,直到毕业。

1) 设施设备的充分利用、资源的测算方法

上课时可这样进行安排:如每班一天6节课都是钳工实习,那么一体化教师(带本班)可利用其中的2节课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之后带领学生下车间进行实训和实操;或者先实操,在实操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带回班里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或者利用一体化的实操教室和场地,出现问题可以在实操教室或场地内直接解决。这样就对实操场地的安排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规划性和具体的调配。按需分配、灵活调整、随机应变,在保证设备正常使用条件下对课时进行分配和划分,充分保证设备的使用率

2)模块化管理

进行模块化管理的另外一个好处是可以让专业教师合理安排一体化课程计划。由于是一个一体化教师为主带一个班级直至毕业,本班的各种情况能够及时调整,出现问题也能够在课程中灵活变通,及时讲解和查漏补缺,知识可以随用随讲,课程中一体化教学将各方面所需知识融合入各个课题和模块中进行讲解,提高了对教师的知识储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对教师的水平和能力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也许这样的方式才是“一体化教学”的最终目标。

3) 一体化、课题式教材离不开项目教学法

以往的教学主要是老师讲授、示范,然后学生机械的照做一遍。虽然学生能按流程和步骤完成相关任务,但是换了另外的条件和要求往往感到无从下手。如何才能让学生拥有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举一反三呢?

现以一个单缸控制回路设计(气动技术)的项目教学设计为例,介绍项目教学。本次课程的大纲由这样几项构成:

 

 

1

设计

2

基本结构

3

任务分析

4

方向阀

5

种类

6

符号

7

操纵方式

8

接口表示

9

工作原理

1

2

n

A)学生的作用

在项目教学法中,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采用项目教学法,和原来的靠教师在课堂上灌输知识不同,主要通过学生自觉地参加到教学过程,从问题的理解,资料的收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需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而后再小组讨论拿出解决方案。因项目教学法给予学生大量的自主学习实践,学生的自由度很大,给学生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这时候需要学生学会自律。每一个学生都是项目参与的一份子,既需要独立工作的能力,也需要团队协作的意识,同时也需要学生具备不怕挫折、勇于表达的积极精神。

B)教师的作用

在项目教学法中,教师的作用不再是讲解者、报告者、示范者和控制者而是起组织、咨询、解说和总结性评价作用。在项目准备阶段,教师要向学生提供与完成教学项目相关的知识、信息与材料,指导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主要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在项目实施阶段,教师主要是营造学习氛围、创设学习情景,组织和引导教学过程,当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碰到困难时,他就给予具体的帮助,他更多的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在项目评价阶段,教师在学生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对项目教学的目标、过程和效果进行反思;让学生评价自己的积极参与的行为表现,总结自己的体验;评价学生在项目教学中的独立探究的能力与小组合作的精神,他主要是学生学习的评价者。

C)需要注意的问题:

a)职业精神的培养

职业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活泼好动、性格没有定型的十四五岁的年轻人,怎么帮助他们树立职业精神呢?

法国教育者为了让学生在职业道德方面形成本能的、习惯的反应可谓煞费苦心。他们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是严格的,因为这是学生接触并干好本职业的最基本的规范要求。老师在评估学生成绩的时候,总会“给责任心打分”。他们在日常教育中会不断要求,使学生的严谨成为习惯,如果一个学生的技术一般,有小毛病,但他对机器总是不放心,一遍遍检查,老师就会给他加分。在实习车间,学生们要例行地换工作服。如果学生拒绝按规范穿着工服,将被轰出教室,并扣分处理。他们在日常的教育中会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习惯。学生们是按照严格的生产程序操作和分工,进行加分和扣分。即使只有半天的实践课,学生也必须拿出半个小时清理机器,打扫车间。他们车间的机器都纤尘不染,像新的一样;地面也非常干净。他们说:“我们允许学生犯错误,但他们的职业习惯的培养是放在首位的,不能放松。”无论是机械加工课还是维修与装配课:学生在接受了操作任务后,马上就自觉换好工服开始操作。他们对共用的仪器和工具,都非常爱护,轻拿轻放,不会故意损坏。这是学生应该掌握的最基本的职业规范,也是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b)考试方式

    利用项目教学法或者其他方式,最终在考察学生实操水平时,试题有针对性,切实达到考察的目的。

学生们的考试是逐个进行,每名学生必须自己独立的完成实际操作考试,老师则按照学生的操作情况及答卷情况逐项给分。机械加工专业的学生实际操作考试分为车床、铣床、装配三项考试,成绩均相当重要。他们的考试非常严格,考试整个过程可以看到都是学生独立完成。每名学生要想获得本专业的证书,必须通过普通课程(数学、语文、英语、科学等)和专业课程(机械、车、铣、装配)的考试。

c) 教学效果及时有效的进行控制

教师将本堂课的教学内容编成讲义,讲义中既包含有本堂课所要教授的知识,也有需要学生在课堂上作答的内容。教师在课前将讲义下发给学生,课上完后就收上来批改打分,由此考察学生当堂课的听课效果。

d)与生产实际紧密联系

经常安排专业实习教师到工厂参观学习,了解新技术,甚至可以将工厂的课题拿到学校来当做教学课题,调动学生参与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实现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有效联系。

e)学生信心的培养

教学内容尽量避免深奥的理论知识,或者将复杂的理论知识转化成简单的、可具体指导的内容,尤其是在实操课上的指导,应做到具体、有效。

职业教育虽然不象普教那样必须紧紧围着高考指挥棒转,但职业教育必须受鉴定标准的约束。尽管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鉴定标准需要不断地完善,但我们不可能脱离标准去制定自己的教学计划。只要有鉴定就必须有标准,只要有标准就必须执行,所以我们只能在鉴定标准与实际能力两者间找结合点,在涵盖鉴定标准的前提下注重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模式改革引发的其他变革

1、教学质量监控及评价方式的改革

在学期考核中注重过程评价,利用不同的鉴定评审机构或组织参加各种大赛。从各班中挑选参赛选手,由本班班主任(专业教师)推荐5名学生,再由鉴定机构随机挑选5名学生,评测或比赛结束后以班为单位考核成绩。班与班之间通过这种形式考察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掌握情况,在教师之间形成了一种竞争(专业技能教育教学和管理方面),学生对此也有很大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就能让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技能水平和掌握情况做出重点和难点的分析和突破,避免了教师教学中无重点,技能无突破的现象。教师就能够把这项评定作为考察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的一项关键性评价手段并认真对待,在专业技能上和业务水平上得到非常大的提高。

2、设置独立的学术性评审机构

一体化教师队伍形成后,还应有相应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如通过参加各种比赛或其他形式、鉴定等来评估评价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通过合理的时间分配,让教师能够接触到目前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备课和教学准备。

3、建立以“为我所用”为导向的教师评审办法(学科带头人及“双师型”评定)

1)要求教师必须是“双师型”教师

目前的情况通常是理论教师实操能力不强,而实操教师理论水平不够。这样造成了学生学习知识和实操能力均不能达到应掌握的水平:理论教师不了解实操应掌握的知识,实操教师不清楚理论方面学生应该掌握哪些内容,或者已经具备了哪些知识,出现了认知水平上的差异。

由于项目教学既有理论又有实操,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通过项目任务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教师是真正的“双师型”教师,在本专业上熟知相关的理论知识,烂熟于心,对专业设置中课程的合理化安排有自己的见解,并能够随时调整和补充。提高实操方面的应用技能和实用水平,并和理论知识有机融合,做到知识、技能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无论是之前从事理论教学也好,实操教学也好,一体化的目的是将理论和实操结合起来,里里外外都能拿起来,而且哪样都能够很好的胜任。既能讲又要能做,否则很难胜任该教学工作。

2)要求教师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都有自己的专业,基本上是独立完成教学工作,可以不和其他学科的教师有业务上的交往。但是项目教学涉及多学科教学内容,因此对绝大多数教师而言,很难独自一人很好地完成教学工作。这一方面要求教师具有跨学科的能力,不仅要熟悉本学科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还要了解相邻学科、相关学科及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具有团队合作的能力,教师要从个体的工作方式走向合作,不同专业领域的教师联合起来进行项目教学,这对教师来讲,是工作方式的根本改变,他必须与同事建立联系,关注其他专业领域的发展。

3)项目教学要求教师具有创设学习情境的能力

在项目教学中创设学习的资源和协作学习的环境是教师最主要的工作,这要求教师课前熟悉项目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并准备好项目开展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有关知识;注意与其它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协调;介绍项目内容要讲究艺术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讨论的热情。

4、改革途径和方法:

如果想从根本上解决矛盾,促进教师的自我发展,必须进行改革。

1)从实际操作中看,在开始进行一体化教师的培养和改革前期,易遭到较大的阻力,基本上来源于教师本身不想进行现有教学方法的改变。但从政策上、制度上的倾斜,有部分教师先行向一体化教师方向迈进。学校利用组合的方式,将理论教师和实训教师编成一组,理论教师上课的时候,实训教师在一旁辅助(听课);实训教师上课的时候,理论教师在一旁辅助(听课),课下同组的两人可以互相沟通,哪里可以简单介绍,哪里需要重点强调,或者哪些知识是彼此不熟悉或者没有掌握的,都可以进行交流。这样,一学期或者一年以后,理论教师的实操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而实训教师的理论知识也得到了强化,长此以往,双方都得到了提高和进步,并且这种互相学习的方式是潜移默化的,教师心理上并没有太大的负担,并最终对教师自身来讲是很好的提高和发展。

2)针对目前我校师资人员配备不足的情况,分组进行教学尚未达到可实施的条件,可以尝试类似的方法。

方案是可以将理论教师和实训教师利用自愿的形式进行分组互助,或可以采用集体备课的形式,共同讨论商议出一套以项目教学为标准的教案,这样不仅解决了以往经常提到的理论教学和实操教学相脱节的问题,也提供了一个让理论教师和实训教师互相交流,研讨如何利用项目教学将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有机结合起来的平台,为今后的理论实操教师分组互助,共同进步的方案。

澳门最准一肖一码一码公开管家婆-新澳彩资料免费资料大全-澳门正版资料大全资料生肖卡